有力抢佔传统单反的利器!Sony A7R III 初试
每个人都希望长驻在 Comfort Zone,可惜在社会的杀戮战场上,是「以逸待劳」,还是「苟且偷安」仍需要看看遇着的是怎幺样的一个对手。Sony 搞单反机属「半途出家」,投入无反相机市场亦不是第一人,但偏偏在现时的全片幅相机市场,渐渐有「坐亚望冠」之势。问到当中的转捩点,问十个影友,可能当中有 8 至 9 个都会答 Sony 的 A7 全片幅无反系列。的确,4 年前 A7R 连 A7一併发布时,相信包括小编在内亦难以预计到今时今日的光景,而昔日两位巨人拔河对垒,亦不及今日三人泥浆混战来得精彩。今次「三代目」Sony A7R III 的出现,又会为市场起了甚幺警示作用?
Muve 性价比最高 防水无线耳机
三代之搏奕
初代 Sony A7 系列,小编觉得纯粹是 Create 一个新市场,只不过是承袭过往 APS-C 片幅无反相机的技术,再换上高画质的全片幅感光元件而已,往后的「一机三吃」(A7、A7R、A7S),是投石问路,收集市场数据(三款相机之销售比例)的一个举动吧。「二代目」引入 5 轴机身防震、4K拍片、完善操控等功能令相机渐见有杀伤力,但个人来说仍是「储气」的一个阶段。至于今时今日的「三代目」,绝对是羽翼已丰,已属可以进一步大举攻城略地的产品了!簇新的 Sony A7R III,不论在发表时间,产品价位,无一不是冲着 Nikon D850 而来,而缺货多时的 D850 又突然派到「大军压境」,如此巧合,实在是近年相机场上鲜见。今次 Sony 为 A7R III 假浅水湾举行新产品的发布会,并以婚摄作为主题。要知道婚摄是庞大市场,Canon、Nikon 早已在这个市场驻以重兵,不过擅打规格战及拥有不要黑科技的 Sony 似乎就一于少理,明示 Sony A7R III 的机能已跟 Canon、Nikon 高阶机平起平坐,誓要透过庞大的婚摄市场「抢人(非用 Sony 机的摄影师和用家)兼抢银($)」!





操控更贴心,惟跟「完美」仍有距离
在记招会场上初次接过 A7R III,倒是教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,特别是机背操控亦渐见人性化:(1)原来在 A7R II上有点「阻手阻脚」的拍片按钮终于被重新安置在电子观景器旁边,不过小编的手不算太大,拇指要触及拍片键略为有点困难,如遥移至现时的 AF-ON 按钮附近的位置会比较好;(2)引入独立的 AF-ON 按钮,变相可将「半按快门」时的对焦功能分拆出来,当在拍摄移动中的主体时,就可以利用 AF-ON按钮不断追焦,待精彩画面出现时才以全按快门来捕捉,只要使用得宜,拍摄运动场景时就更得心应手;(3)终于加入触控屏幕,不过像一般选单操作就仍未支援触控操作,感觉有点美中不足;(4)引入双记忆卡插槽;(5)A7R III在连拍时,亦提供像 A9 的 Buffer 剩余空间显示(像打机的「能量 Bar」)功能,特别对于 A7R III 既拥有高像素和 10fps高速连拍功能之机种帮助很大,在不使用压缩 RAW 档时,一次 RAW + JPEG 的配搭就用上大约 100MB 的空间,若非用上高速的 UHS-II 格式 SD 卡,记忆卡「写唔切」的问题或许会成为困扰。
记招当日碍于时间关係,未能太仔细地测试 A7R III 的新功能,故主要体验对焦反应为主,若日后时间许可的话,小编定当追加 A7R III 的更详细测试。改用新的对焦演算法后,在记招所处的室内帐篷拍摄时亦未有出现迷焦问题,以 Eye AF 对焦功能配以 C-AF模式拍摄亦能準确追蹤到模特儿的眼睛,







24-105mm F4 G:机动高质
今次在 A7R III 记者招待会的另一个焦点当然是 Sony 的最新的高性能恆定 f/4 光圈标準变焦镜头 FE 24-105mm F4 GOSS。虽然 Sony 本身已经有小三元的 Zeiss Vario-Tessar T* 24-70mm F4 ZA OSS,但是用家一直期望可以有一支 24-105mm f/4 或 24-120mm f/4 的高阶镜头可以选择,毕竟 24-105mm f/4规格的镜头焦距範围更广阔,f/4 恆定光圈的入光量对以往 24-70mm f/4「小三元」镜头之用家亦没有损失,故在 Canon,甚至 Nikon 的经验,价位更高的 24-105mm f/4 或 24-120mm f/4 镜头随时比起 24-70mm f/4 更受欢迎、更卖钱。而今次 Sony FE 24-105mm F4 G OSS 在汲取过「前人」的经验和用家的要求后,自然可以打造出令不少 Sony 无反相机用家为之雀跃的规格。
手执 FE 24-105mm f/4 G,远比 G Master 大师系列镜头轻鬆得多,配合 A7R III亦有不俗的平衡感,而即使将镜头变焦至 105mm 望远端,系统的「头重尾轻」的情况不明显,相信其 663g 所带来的高机动性有望成为风靡 Sony 用家的高阶旅行用镜。对焦反应方面,算是反应敏捷,以 A7R III 的 AF-C追焦模式拍摄不断移动的模特儿亦能咬紧焦点。至于解像度,小编没有想到属「第二梯队」的 G 镜在全开光圈时,边位成像亦没有很大的落差,速试下亦未有发现明显的紫边,虽则摄力未必可与 GM 镜可比,但个人觉得「以 Zeiss 之名」的 24-70mm f/4 随时有机会成为这支新 G 镜的手下败将,期望日后可与 Zeiss Vario-Tessar T* 24-70mm F4 ZA OSS 再作深入比较。




样本照片



Sony A7R III 详细规格:
http://www.dcfever.com/cameras/specification.php?id=2272
下一页: 感光度测试及更多样本照片